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标准分 |
实得分 |
备注 |
总计 |
|
100 |
|
|
第一类、 整体苗木绿化数据指标检查 (50分) |
(一)整体苗木绿化数据指标来源检查 1、农村绿化数据 (1)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有资格证书; (2)数据指标调查年限(1—2年); (3)森林调查的基础数据统计表、资料完整,调查和计算方法科学无误; (4)森林数据指标调查汇总表和绿化现状图; (5)近5年来造林绿化实绩表和分布图; 2、城区苗木绿化数据 (1)绿化基层单位有详细的绿化统计表; (2)有完整的各类绿地面积统计汇总表和绿化现状图; (3)编制有城区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和图。 |
20 14 2 3 3 3 3 6 2 2 2 |
|
|
|
(二)整体绿化数据指标考核 1、农村 (1)宜林荒山、荒地、荒滩绿化率达到95%以上; (2)境内国省道绿化达到宜绿里程的95%以上; (3)县公路绿化达到宜绿化里程的85%以上; (4)铁路绿化达到宜绿化里程的95%以上; (5)江河沿岸、湖泊、水库周围宜绿化地段达到90%以上; (6)宜林网农田有95%以上实现林网化。 2、城区 (1)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 (2)绿地率达到33%以上; (3)人均公共绿地7平方米以上; (4)单位庭院和新建居住小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3、乡镇所在地、小集镇 (1)绿化覆盖率达到30%; (2)人均公共绿地5平方米; (3)单位和新建小区绿化覆盖率达30%。 4、80%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25%。 5、城区义务植树建卡率、尽责率达到95%以上;农村有相适应的义务植树制度。 |
30 12 2 2 2 2 2 2 8 2 2 2 2 3 1 1 1 4 3 |
|
|
第二类、 绿化重视程度检查 (20分) |
(一)组织机构健全 1、绿化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机构健全,配备有适应工作需要的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 2、建立了部门绿化分工负责制,各部门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
6 3 3 |
|
|
|
(二)政府绿化责任制落实 1、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 2、党政主要领导有绿化示范点。 |
4 2 2 |
|
|
|
(三)有全面绿化发展规划,获批准并纳入县(市)总体规划。 |
2 |
|
|
|
(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健康发展 1、县主要党政领导每年带头参加义务植树。 2、建立了义务植树基地。 3、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设立有永久性的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公益性标牌。 4、义务植树绿化费收、管、用制度健全。 |
4 1 1 1 1 |
|
|
|
(五)坚持以法治绿,绿化成果保护好 1、有健全的绿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 2、重视绿化成果的保护和管理,无严重侵占绿地、林地、草地现象;依法采伐,近5年无乱砍滥伐案件。 3、病虫害监测、防治及时,无重大病虫害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护林防火、资金和人员落实到位,无重大森林火灾,资源保护好。 |
4 1 1 2 |
|
|
第三类、 绿化现场检查 (30分) |
(一)义务植树和领导办绿化点 1、有一定的规模,树种林种结构合理;成活率在85%以上,林相整齐,生长旺盛。 2、有专人管理,无偷砍、盗伐和森林火灾发生;病虫害防治及时。 3、设立有明显的标志牌,生态效果好。 |
3 1 1 1 |
|
|
|
(二)机关、居住区、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绿化 1、树种选择得当,乔灌花草配置合理,常绿与落叶、乔灌花草相结合,景观效果好,环境优美。 2、绿化系统完整,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功能健全。 3、有绿化管理制度,专人管护;及时修剪,松土和管理,无破坏树木花草现象,无严重病虫害。 |
3 1 1 1 |
|
|
|
(三)公园、游园、广场等绿化 1、体现公园特点和风格,布局合理,植物品种选择满足功能要求,景观新颖丰富多彩,为游人提供良好的游憩环境。 2、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物配置合理;主体突出,层次清楚,有特色,整体效果好。 3、设施齐全,维护良好;各类植物无严重病虫害发生。 |
3 1 1 1 |
|
|
|
(四)街道绿化 1、树种选择合理,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布局合理。 2、株行距合理,林带整齐,无断带缺株现象。 3、管护好,及时修剪,浇水松土,清理杂物;无严重病虫害,生长旺盛,景观效果好,满足功能要求。 |
3 1 1 1 |
|
|
|
(五)绿色通道绿化 1、公路、铁路绿化 (1)按公路、铁路绿化标准全面绿化,符合防风固土、美化环境要求。 (2)突出当地植物特点,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配置合理,形成立体混交绿化带;按经营措施进行管理,树木等植物生长旺盛,景观效果好。 2、水库、河流、湖泊等水体沿岸绿化 (1)树种选择合理;乔灌花草结合,注重植物品种多样化、乡土化。 (2)栽植或封育规范;成活率高,分布均匀,林相整齐;森林植被质量高,充分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护堤护岸等功能。 (3)管护好,及时修剪,清理杂物,无严重病虫害,生长旺盛。无森林火灾和人为破坏现象。 |
5 2 1 1 3 1 1 1 |
|
|
|
(六)辖区内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沙绿化 1、造林目的明确;树种多样化、乡土化;林种结构合理。 2、栽植或封育规范;成活率、保存率高,分布均匀,林相整齐,无严重病虫害。 3、有专人管护,按经营措施进行科学管理。 |
3 1 1 1 |
|
|
|
(七)农田林网标准化 1、树种选择合理;网格标准、均匀。 2、主副林带分明,林相整齐;基本无病虫害,防护效益显著。 3、有专人管护,及时修剪、培土和管理;有计划采伐和更新,无人为破坏。 |
3 1 1 1 |
|
|
|
(八)古树名木保护 1、划定了保护范围;设立有标志牌、编号和档案。 2、明确了责任单位与责任人;养护措施落实,树木得到有效保护。 |
2 1 1 |
|
|
|
(九)乡镇所在地、小集镇绿化 1、以乡土树种和乔木为主,乔灌花草合理配置,注重植物造景,环境优美。 2、主要街道和河流、湖泊岸边基本绿化;建有一定规模的公园和小游园等;单位庭院有一定面积的绿地种树养花;管护制度健全,花草树木得到有效的管护。 |
2 1 1 |
|
|
|
(十)村屯绿化 1、以乡土树种和乔木为主,绿化布局合理,注重植物景观,环境优美。 2、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绿化;建有围村林带、小公园或小游园;树木花草生长旺盛,基本无病虫害;居民庭院有一定面积的绿地种树养花,整洁美观。 3、有专人管护,无破坏树木花草的现象。 |
3 1 1 1 |
|
|
(文章来源:全国绿化委员会)